空调在发明之始主要的用途有三项:制冷、制热、除湿
如今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空调产品多种多样,不过就算是最简化的空调型号也保留了除湿功能。正如我们看到许多空调在开启之后,会产生大量的水流到室外,这也就是空调的除湿功能所带来的影响。
据我们所知,几乎所有空调都有除湿功能,并且绝大多数空调都将除湿功能单独列出,但实际上,空调的除湿功能并不是空调刻意做出的一项功能。空调在进行制冷工作时,室外机的压缩机将受热易蒸发的冷媒压缩,并通过管道输入室内机的蒸发器中,在蒸发器中冷媒受热蒸发为气态,并从空气中大量吸收热量,使蒸发器表面非常低,这时室内机的风扇带动空气通过蒸发器,向室内吹出冷风,达到降温作用。可以说,除湿这项功能并不是特意设计出的,只要空调在制冷就会不断的将室内的水分排出室外。
在夏季,空气中的湿度很大,特别是雨后和闷热的天气。人体适宜的湿度是百分之60-70左右,湿度太高,人体就会感觉不适。此时如果开启空调,空气中的水气遇到空调蒸发器的低温就会附着在上面凝结成露水,再经过集水盘和管道排出室外。所以空调在制冷过程中会同时起到除湿的效果。
而空调的”除湿模式”是使整个空调处于除湿运转状态,此时室内机的风扇运转很慢,这是为了便于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液体。一般空调在除湿模式下达到设定温度时,室外机会停止运转,以免冷凝器上的露水再度蒸发。
使用空调“除湿模式”需要注意什么?
一般在南方的梅雨季节和北方闷热潮湿的天气时,我们可以开启空调的“除湿模式”,此时空气中的水气会被迅速排出室外,而我们也不会因湿气太大而感觉不适了,同时空调会继续吹出冷风,保持室内温度的适宜,同时压缩机和室外机会适时停止运转一段时间。
我们在使用空调的除湿模式时要注意,如果室外温度很高,而空气很干燥的话,就不要长时间开启除湿模式,以免损坏压缩缩机,一般室外温度高于40度的时候就要用普通制冷方式运行了。只有在温度相对较低,湿度较大的晚间,才可以适时开启除湿模式以达到调节房间温湿度的效果。因此,在遇到闷热天气时,用户可以先开启制冷模式,在室内温度降低后开启除湿模式,这样才更为科学一些。
有关专家表示,室内外温差最好在5℃-6℃之间,若差距过大,则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偌大负担。因此开启“除湿”模式后,不需要将房屋的温度降到很低。
在日常使用时,开启除湿模式时,室内吹风机将保持低速运行,压缩机也间断运作,如此不断地循环,使室温保持在设定的温度附近。空调开启“制冷”模式工作时,空调压缩机和吹风机会持续运作,直到室内温度达到低温后才会停机,所以更为耗电。但是,需要注意的是,在除湿模式下,不需要将空调温度调得太低。 温度低于23摄氏度后,只要调低多一摄氏度,就消耗数倍电力。
空调除湿功能是否可以代替除湿机?
相比于空调来说,除湿机的工作方式是在机器内部降温,把空气中的水分析出,空间的温度反而会略微上升,但温差不明显,比较适用于盛夏以外的潮湿季节,用电量相对节约。但是除湿机的适用温度在15℃~40℃之间,因此会有一定的局限性。
必须强调的一点是,空调的主要功能是制冷和制热,带独立除湿功能的空调机可以除湿,但除湿量小、除湿慢。而且在南方地区的阴雨季节,温度并不高,这时如果用空调来除湿,吹出的是冷风,由于除湿力度不够的原因,越除湿会越冷,给人的感觉会相当不舒服。
此外,由于空调处于比较固定的位置,适用于局部小面积范围除湿,同时空调器长时间除湿运行也会增加压缩机的负荷,不但耗电量大,还容易使压缩机受损,缩短整机的寿命。因此,对于南方地区而言,空调并不能代替除湿机使用。
很多人或许都有这样的体验,在湿度较大的天气下,单纯开启空调的降温模式,不但不会感觉清凉,反而会给人一种湿冷的体验,因此如何控制降温与除湿的顺序与搭配的比例,也是十分有讲究的。对于即将要来了八月,桑拿天估计会成为很多老人以及孩子的噩梦,想要获得清新舒爽的环境,自然需要降温与除湿双管齐下。